华北东北地区现有光伏组件产能19.1GW/年,对应光伏玻璃产能需求3094t/d,在建和规划光伏组件产能89GW/年,对应光伏玻璃产能需求14418t/d。

(7)企业盈利及管理能力强,福莱特和信义光能的光伏玻璃业务板块毛利率保持在25%以上。目前,我国石英砂企业约千家,大多数产能不超过100万吨,格局较为分散。

中国中铁荣获32项全国焊接大奖

2022至2026年逐年新增产能分别为64870t/d、120800t/d、76480t/d、38550t/d和14000t/d,2026年全国产能将达360070t/d,与2021年相比增长695.6%。3.2.2产线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波动,大产能企业承压能力强大型窑炉生产成本敏感性低,燃料原料价格波动。虽然华中地区九省通衢、长江穿过,铁运、汽运、水运便利,与全国其他地区联系密切,但由于光伏玻璃不易运输且其他地区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华中地区光伏玻璃产能消化前景需谨慎判断。先进技术有效降低产品能耗,节省燃料成本。3.3先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良率、降低能耗水平3.3.1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决定产品良率,相同规模产线的良率差异大技术水平决定产品良率。

西北地区石英砂储量丰富,光伏玻璃生产原料供应风险低。福莱特集团与全 球前十 大组件企业均保持长久合作关系。近期有生产线放水冷修,浮法玻璃开工率和日熔量均下降。

由于前期下游备货基本完成,采购节奏有所放缓,上周浮法玻璃企业库存增加目前轻碱和重碱下游需求多空交织,纯碱或宽幅震荡格局。下游订单情况环比增加,轻碱表现回暖,下游适量补库,印染和小苏打近期开工回升,重碱下游浮法检修速度进一步加快。开工方面,目前金山三期,华昌,盐湖检修结束,同时山东海天和耀隆检修,开工回升至81.8%。

节前厂家库存基本持平,社会库存下降,下游玻璃厂原料库存安全水平,产业链库存压力不高。对于多玻璃空纯碱策略,注意仓位控制,当纯碱高基差时,适当减少仓位,纯碱基差修复时介入更好

中国中铁荣获32项全国焊接大奖

金晶科技(600586.SH)公告,2012年9月8日滕州金晶玻璃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孙公司)二线600T/D玻璃生产线(滕州二线)点火运行,截至目前已经达到设计窑龄,目前窑炉侵蚀状况比较严重,窑炉运行安全存在一定隐患,鉴于此,公司于近期对其停产。公告显示,滕州二线600T/D TCO玻璃产线项目产品主要定位于光伏领域,本次投资是公司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延伸,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的举措。根据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战略规划,以绿色、节能产品为引 领,拉伸产业上下游形成完整产业链,该线停产进入冷修期后,公司拟将其升级改造为600T/DTCO玻璃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约4.5亿元,建设周期约8个月。

据悉,在上述运营期(2012.09-2022.09)内该生产线主要产品为浮法玻璃原片,产品定位于建筑、房地产等传统市场领域(报告来源:未来智库)3.4.3天然气成本占比大,区域定价差异对产品成本影响大天然气成本约占光伏玻璃生产成本的25%,天然气价格变动和地域差异对光伏玻璃生产成本将产生较大影响,西北地区具有天然气价格优势。研究以前述1200t/d(良率86%)产线的每平方米玻璃燃料原料用量为基础,设置原片产品良率80%、83%、86%、88%、90%共5种情景,测算实际生产良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双玻组件采用盖板、背板2.0mm厚度的玻璃。

光伏玻璃的成本主要由燃料成本和材料成本构成。2021年西北地区光伏玻璃产能为2350t/d,占全国比重为5.8%。

中国中铁荣获32项全国焊接大奖

2022至2024年企业上报新增产能分别为10200t/d、5900t/d、18400t/d,另加冷修复产990t/d,2026年末规划产能合计达到47150t/d,占全国比重为13.1%。荆州能耀已与天合光能、正泰、英利等组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西北地区光伏组件产业发展势头猛,光伏玻璃产能消化风险可控。(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旗滨集团在西南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强,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企业营收等方面 具有领 先优势。在建和规划光伏玻璃产线污染排放水平均明显优于行业标准,其中中建材合肥650t/d产线的颗粒物排放水平为8mg/m3(毫克/立方米)、SO2排放水平为35mg/m3、NOX排放水平为100mg/m3处于行业领 先水平,在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运行后,颗粒物将小于1mg/m3、SO2排放水平为5mg/m3、NOX排放水平为5mg/m3接近零排放。根据我国省市面积、区域面积以及光伏玻璃产线分布、石英砂资源分布、光伏组件产线分布情况,省内运输距离约为100至300公里、区域内跨省运输距离约为500至800公里、跨区域运输距离约为1000至2000公里,运输费用对光伏玻璃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影响较大,且由于光伏玻璃不易长途运输,因此原料供应和产能消化集中在区域内、省内将具有成本控制优势。2020年底工信部修订了《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对光伏玻璃产能置换实施差别化政策,新上项目不再要求产能置换。荆州能耀后来居上,规划产能居华中地区光伏玻璃产能首 位。

2022至2026年广西新福兴硅科技有限公司产能迅速扩张,到2026年产能达到9600t/d,占华南地区规划产能的19.9%居首 位。随着技术日趋成熟,未来1.6mm厚度的玻璃有可能在市场逐渐应用。

2021年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安徽信义光伏玻璃有限公司产能分别为7800t/d、7600t/d,分别占华东地区总产能的25.5%、24.8%,2022至2026年两公司产能继续扩张,另加南通福莱特、浙江福莱特、苏州信义等相关企业,到2026年福莱特和信义在华东地区合计产能58400t/d,占华东地区规划产能的35.6%。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光伏组件装机市场,且天然气价格相对较低,光伏玻璃生产和盈利能力前景广阔。

短期看,一季度行业处于紧平衡状态,原材料和天然气价格不断上升,推动过去3个月的价格上涨。将公司产能合并计算,2021年全国共有29家企业(或集团)参与光伏玻璃生产,2022至2024年分别有13、16、6家企业新加入光伏玻璃生产,2025年全国有64家企业(或集团)生产光伏玻璃,2022年(含)后新加入企业占比达到54.7%。

广东明轩将在广东阳江拥有采矿权,北海德金、广西新福兴、合浦东方希望、广西南玻、广西长利在(或将在)北海市拥有采矿权,同时北海市出台文件禁止石英砂外销,保障本地企业石英砂原料需求。石英砂完全自供时,每平方米光伏玻璃成本下降0.87元,每年将节省成本超4700万元。2022至2024年企业上报新增产能分别为4000t/d、10400t/d、9600t/d、2400t/d,2026年末产能合计达到29870t/d,占全国比重为8.3%。在产线规模相同、产品良率相同的假设下,各地区玻璃产线消耗天然气成本差异较大,2020年至今,西北地区天然气相对低廉,每平方米玻璃消耗天然气成本为3.09至3.39元,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天然气成本较高,分别约为5.24至6.83元、5.28至5.81元、5.07至5.32元。

南玻在安徽凤阳投资建设年产60万吨的超白石英砂生产基地,可供两条千吨级光伏玻璃产线使用。2022年下半年后光伏玻璃或将出现整体产能过剩。

(4)昭通旗滨正在办理采矿许可,储量超1亿吨,年产能400万吨,项目超白石英砂1 00%自供,很大节省原料成本。(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尽管华中地区整体存在原料供应和产能消化风险,但荆州能耀和南玻集团在华中地区仍有一定区域竞争力,在生产规模、产能消化、原料保障、企业营收等方面 具有一定优势。

(3)产能规模大,2026年旗滨集团在西南地区的子公司昭通旗滨规划产能占西南地区总产能的12.0%,旗滨集团规划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31%。云南省产能将从2023年起步并迅速扩张,到2026年规划产能达14700t/d,占全国比重为4.1%,占西南地区比重为36.8%。

西北地区现有光伏组件产能41.9GW/年,对应光伏玻璃产能需求6788t/d。(5)企业盈利能力强,旗滨集团的玻璃业务板块毛利率保持在25%以上。2021年西南地区光伏玻璃产能集中于凯盛(自贡)新能源有限公司,共500t/d。在运输石英砂的多种方式中,300公里内铁运价格最 低,300公里以上水运价格最 低。

据测算,对于1200t/d产线而言,产品良率从80%提高3pct、6pct、8pct、10pct时,每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成本将分别降低0.32元、0.61元、0.79元、0.97元。西南地区光伏组件产业方兴未艾,光伏玻璃产能消化风险较高。

华南地区积极培育光伏组件产业,覆盖东南亚市场,光伏玻璃产能消化风险可控。2021年末全国光伏玻璃产能为41260t/d(吨/日),2022年3至6月全国各省市陆续召开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听证会共计106场,涉及窑炉288座,产能314700t/d。

2021年华中地区光伏玻璃产能为2060t/d,占全国比重为5.1%。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省在三年内新增产能分别为27550t/d、25500t/d,占全国三年内新增产能的10.4%、9.6%。